Rimac发布次世代电动化技术:固态电池与高效电驱系统引领未来

在 2025 年德国慕尼黑 IAA Mobility 车展上,来自克罗地亚的电动车制造商兼技术供应商 Rimac Technology 向外界展示了一系列代表未来方向的电动化成果,包括固态电池、全新电池平台、混合电池模组、高功率密度电驱系统,以及以软件为核心的电控解决方案。这些技术不仅服务于 Rimac 自家超跑车型,也将成为 BMW、Porsche 甚至沙特 Ceer Motors 等国际车厂的重要供应来源。

在众多亮点中,最受瞩目的当属 Rimac 与 ProLogium 及三菱化学集团合作研发的固态电池。这款容量 100kWh 的电池采用第四代全无机陶瓷电解质技术,能量密度达到约 260Wh/kg,不仅安全性高,还能在零下 20 度维持 95% 的性能表现,无需额外加热。更重要的是,它具备极为惊人的快充能力,仅需 6.5 分钟便能从 10% 充至 80%。与现有 EVO 平台电池需要 16 分钟相比,充电效率提升超过一倍。如果按未来量产规模估算,每度电池成本大约 RM1,800,那么一组 100kWh 的固态电池成本可能高达 RM180,000,但这也意味着高端电动车的使用体验将迈入全新境界。Rimac 计划在 2027 年第四季正式投入商业化生产。

在固态电池成熟之前,Rimac 推出的 Evo 平台将扮演过渡角色。该电池同样具备 100kWh 容量,采用 46XX 圆柱电芯,并配备与 Kautex Textron 共同开发的复合材料电池壳体,以兼顾轻量与耐用。它的快充时间为 16 分钟,从 10% 充至 80% 已经足够满足多数使用需求,预计将在 2026 年中期投入市场。若以 RM1,200 每度电估算,一组 100kWh 的电池成本约 RM120,000,比固态版本更具市场竞争力。

Rimac 还考虑到混合动力与轻混市场需求,推出了 Hybrid 平台。这一方案涵盖 1 至 17kWh 的模组化设计,可以在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需求之间切换,适用于不同车型。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言,一组 10kWh 的模组成本可能约 RM12,000 左右,极大提升了应用灵活性。

电池之外,Rimac 的电驱系统同样展现出极强实力。其 SINTEG 300 与 550 e-axle 模组,拥有超过 8kW/kg 的功率密度与高达 90Nm/kg 的扭矩密度,转速可达 25,000rpm,功率范围覆盖 150 至 360kW,即约 203 至 489 匹马力,体积甚至能塞进一个普通行李箱。更令人期待的是双电机的 EDU 550 电驱模组,最高效率超过 95%,能提供逾千牛米级的扭矩,预计将在 2026 年量产,并已获得欧洲豪华车厂的采用。若以高性能电驱模组定价 RM150,000 起计算,这些产品将是高性能电动车不可或缺的核心。

为了支撑这些硬件,Rimac 还发布了基于 NXP S32E2 处理器的全新 ECU 系统,通过集中式控制架构取代传统繁复的线束与模块,不仅降低成本和重量,也能通过 OTA 升级实现功能迭代。这使电动车更接近「软件定义汽车」的目标。

除了技术层面,Rimac 还在产业规模上积极扩张。其位于克罗地亚的 Campus 投资超过 2 亿欧元,折合约 RM1.03 billion,占地 95,000 平方米,未来将支撑大规模量产计划。目前 Rimac 已与 BMW、Porsche 等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并持有 Bugatti Rimac 的控股权。

在性能验证上,Rimac 也不断刷新纪录。旗下 1,914 匹马力的 Nevera R 今年创下了 24 项世界纪录,包括 0–400–0 公里加速与制动仅需 25.79 秒,尽管这一纪录随后被超越,但仍凸显了 Rimac 的技术底蕴。

总体而言,Rimac 在本届车展上不仅证明了自己作为超跑制造商的实力,更确立了作为未来电动车技术供应商的战略定位。从固态电池到高效电驱系统,再到智能电控平台,这些技术若顺利量产,将为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电动车产业带来全新机遇。虽然短期内价格仍然高昂,但随着量产规模扩大,成本有望下降,未来搭载 Rimac 技术的车型可能在 RM300,000 至 RM500,000 的区间内出现,真正改变电动车的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