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正式终结旋转屏幕设计:新世代车型全面改用固定横屏,产品策略迈向全球标准化

比亚迪近日确认,将在下一阶段的产品规划中逐步淘汰曾经极具代表性的“旋转中控屏幕”设计,未来新车型将全面采用固定式横向中控屏幕。这项改变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座舱战略上进入新的阶段,从追求差异化外观功能,转向更强调全球市场兼容性与使用体验的核心价值。

旋转屏幕曾是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场上最具辨识度的设计之一,它首次出现时让消费者感受到国产品牌在科技感与创新能力上的突破。当时这一设计被许多车主视为“酷”、“新鲜”、“有趣”的象征,也成为比亚迪车主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展示的亮点。然而,近几年用户反馈与市场趋势却让情况出现变化。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公开指出,虽然旋转屏幕吸睛,但实际使用率远不如想象中高,许多车主在购车后使用次数逐渐减少,最终倾向长时间保持横向模式。

造成使用减少的最关键原因并非美观,而是 车机系统兼容性与应用生态的局限。例如 Apple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在纵向屏幕模式下无法正常显示,因此当屏幕切换成竖屏时,系统会出现画面无法适配、比例错误或功能受限的问题。对如今越来越依赖手机互联的用户来说,这种体验明显不够便利,也降低了旋转屏幕继续存活的必要性。

基于这些实际使用情况,比亚迪决定在即将推出的新一代车型(例如新款 Atto 2)中启用 固定 12.4 吋横向屏幕,取代旋转结构。比亚迪认为,在海外快速扩张的当下,标准化的横向屏幕更有利于与 Apple、Google 及全球第三方应用生态合作,未来车机系统也能获得更持续、更多元、更稳定的更新与支持。

比亚迪也透露,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正在急速扩大,目标在 2026 年前将全球零售网点扩增至 1,000 家。为了让所有市场都能享受一致的车机功能,屏幕的结构与软件逻辑必须朝统一方向发展。因此,取消旋转屏幕并不是削弱卖点,而是让车机系统迈向更成熟、更国际化的阶段。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项变化代表新一代比亚迪车型将拥有更强的系统兼容能力。以马来西亚市场为例,许多用户习惯依赖 Waze、Google Maps、Spotify 或 CarPlay 生态,因此 固定横屏+高相容度车机系统 对本地用户来说反而更实用。比亚迪若把着重点放在流畅度、稳定性、语音助手、地图准确度、OTA 升级效率等软件层面,将比旋转屏幕带来更长期的价值。

在价格方面,由于旋转机制取消后,未来车型的生产成本可能略有下降,但目前尚无数据显示比亚迪会因此调降售价。对于马来西亚市场来说,比亚迪车型的售价依然会受到进口税、运输成本、汇率以及本地规格差异影响,因此即便节省了结构成本,最终上市价也不会出现明显下降。然而,屏幕固定后,未来车机系统能更快接轨国际版本,对本地消费者来说依然是一项实际获益。

然而,也有部分用户认为旋转屏幕具有独特个性,如今取消后比亚迪的车内视觉会更接近其他品牌,减少特色。对此比亚迪的回应是:“未来的核心竞争不在屏幕的旋转,而在智能化的体验。”换言之,比亚迪愿意舍弃过去的“亮点”,转向打造更深层次的软件能力。这种策略对于正在迈向全球主流市场的品牌来说,属于必要且实际的转变。

整体来看,比亚迪告别旋转屏幕的决定不仅是一项设计修改,而是象征着品牌智能化战略的升级。未来比亚迪的重点将在于更完善的车机生态、更强的系统兼容性、更智慧的座舱体验与更稳定的跨区域软件服务。对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来说,这项改变反而更符合当地使用习惯,能够带来更一致、更成熟的科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