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动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奔驰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技术前沿的实力。近期,一辆搭载固态电池的奔驰 EQS 原型车完成了一次跨国长途测试,从德国斯图加特出发,经由丹麦,最终抵达瑞典马尔默,全程行驶 1,205 公里,且全程未进行任何充电。更令人振奋的是,当车辆抵达终点时,系统显示仍剩余约 137 公里的电量。这项成果不仅突破了奔驰自家 Vision EQXX 先前 1,202 公里的纪录,也在真实道路环境中证明了固态电池技术的巨大潜力。

此次实测于 2025 年 8 月底进行,路线涵盖德国、丹麦与瑞典的高速公路,期间气候、车速、交通状况以及空调使用等因素均模拟日常驾驶情况。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奔驰采用 “Electric Intelligence” 系统规划路线,避免使用渡轮等可能影响数据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行驶数据的真实性与可比性。这种实地验证方式,比起单纯的实验室测试,更具说服力。

奔驰所使用的固态电池来自美国厂商 Factorial Energy,核心是其专利 FEST 技术,由位于英国 Brixworth 的 AMG 高性能动力总成团队负责整合。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采用锂金属作为电极,并在设计中加入气压致动器,以确保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维持稳定接触。同时,它采用被动式气流冷却,这不仅提高了能量密度,还在安全性与重量控制上取得平衡。正因如此,这套系统能够在相同体积和重量条件下,比现有电池效率提升约 25%,使续航大幅延长。

在现行的 WLTP 测试标准下,搭载约 118 kWh 电池组的 EQS 450+ 续航大约为 800 公里。然而,当换上固态电池后,奔驰原型车轻松跨越千公里大关,实测更达到 1,205 公里。这个成绩不仅意味着驾驶者能够一次长途旅行而无需中途补能,也为未来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树立了新标杆。

奔驰首席技术长 Markus Schäfer 表示,固态电池被认为是电动车产业最具颠覆性的突破之一。此次实测成绩证明,固态电池并非只是实验室里的理论,而是真正在真实驾驶环境下可行的解决方案。奔驰的目标,是在本十年末将这项技术应用在量产车上,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长续航与更高能效的优势。

不过,尽管成果令人期待,但业界仍保持谨慎。首先,测试过程中是否使用了节能驾驶策略,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其次,固态电池在快充能力与寿命方面,依旧面临挑战。目前的被动冷却设计在高速快充条件下能否保持稳定,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电池回收、耐热性与量产成本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该技术最终量产并引入马来西亚市场,价格必然大幅提升。以现阶段 EQS 在本地售价大约 RM 700,000 起为参考,若搭载固态电池,额外成本可能会增加 RM 200,000 至 RM 500,000 左右。也就是说,未来固态电池版本的 EQS 售价或将接近 RM 1,000,000,甚至更高。这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是巨大负担,但对于追求豪华与尖端科技的车主,尤其是希望减少充电次数、享受极致便利的群体,这类技术无疑极具吸引力。

奔驰 EQS 固态电池实测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行业信号:电动车正逐步摆脱“续航焦虑”的束缚。随着研发不断深入,如果快充与寿命问题获得解决,未来长途驾驶无需频繁停靠充电站将成为现实。电动车市场因此可能迎来新一波普及潮,而奔驰则凭借这一突破,继续稳固其在豪华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项成绩也再次提醒人们,电动车的未来不只在于动力与速度,更在于能否真正贴合消费者日常需求。固态电池技术的出现,正是推动这一愿景的重要一步。
